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,今年天津市計劃在50萬40歲到50歲人群中開展大腸癌篩查。上半年已經有近26萬適齡人群積極參與,近5300例次高危人群接受了全結腸鏡檢查,腸鏡任務完成率高達87%。
市人民醫院是全市大腸癌篩查項目技術指導單位,據該院副院長、肛腸外科專家秦海主任醫師介紹,2023年是天津開展大腸癌篩查項目第四周期的第3年,目標人群是40歲到50歲常住居民。今年上半年,通過16個區309個社區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,已經在近26萬適齡人群中開展“大腸癌高危因素問卷”,在近19萬適齡人群中開展便潛血檢測。5263例大腸癌高危人群接受了全結腸鏡檢查,4602例腸鏡是在天津市人民醫院完成。其中,有三分之一例腸鏡篩查出息肉,400多例篩查出進展期腺瘤。
針對通過初篩確定為大腸癌高危人群,卻因各種原因無法接受腸鏡檢查的高危人群,秦海介紹了一種簡便的篩查方式,在一周時間內連續做兩次規范的便潛血檢測法,如果出現陽性,立刻接受全結腸鏡檢查。連續做兩次可以防止漏診。
市人民醫院肛腸外科主任醫師紀烈辰提醒市民,要注意腸癌的一級預防,提示有腸癌家族史、炎癥性腸病、糖尿病患者、肥胖人群的適齡人群一定要警惕腸癌發生,遵醫囑接受腸鏡檢查。生活中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、戒煙限酒對保持腸道健康有益。有研究顯示,服用阿司匹林,增加膳食纖維、全谷物、乳制品的攝入,合理體育鍛煉可降低腸癌發病風險。(劉波)